
大家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嗎?這一天,人們會登高🏞️、喝菊花酒🍶、佩戴茱萸🌿,祈求健康長壽👵👴!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特別的日子,了解一下重陽節的由來、習俗和禁忌吧!
重陽節的由來
重陽節,最有名的傳說就是「桓景劍刺瘟魔」的故事!桓景從仙人那裡得到了寶劍🗡️和茱萸🌿、菊花酒🍶,回到家鄉帶著大家登高避禍,還用神劍斬殺了瘟魔,從此九月九成了登高避邪的好日子📅。更有趣的是,...

寒露:秋天最後的告別!🍂
.
大家知道嗎?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,也是秋天的「倒數計時」。氣溫逐漸下降,露水越來越寒冷,連地面上的露珠都快變成霜了!這不僅代表深秋的到來,也是提醒我們:一年只剩下四分之一囉!是不是該做年末衝刺和明年的計畫了呢?😉
.
寒露由來
寒露通常落在每年的...

每三年一次的「燒王船」盛典又要來啦!這可是我們臺灣特有、充滿傳奇色彩的民俗活動,既熱鬧又莊嚴,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。今天,就讓我帶你一起穿越時空,深入了解這場既傳統又充滿現代思考的祭典吧!
.
🌊...

秋分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,也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。太陽在這個時候直射赤道,白天和夜晚各占12個小時,這也是秋天真正過半的時刻!隨著太陽的直射點南移,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秋天的涼意,一天比一天冷,晝夜溫差逐漸加大。
.
秋分的由來與習俗
根據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的記載,秋分是「分者平也,此當九十日之半,故謂之分。」...

2024年白露的時間是9月7日。
白露,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165度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,秋天的第三個節氣,這個時節,夏季的熱空氣漸被秋季的冷空氣取代,日照時間較短、白天變得涼爽,氣溫下降較快,夜晚的寒意更是讓人感受到秋天的來臨,夜間水氣下降,清晨露珠會在草地和葉尖上閃爍,加上古人認為秋季屬五行中的「金」,金的代表色是白色,這些晶瑩剔透的露珠也因此正是白露得名的由來。
.
白露的習俗
收清露:...

七夕到了,2024年七夕是國曆8月10日!
這個被稱為「東方情人節」的節日充滿了浪漫的氣息,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七夕的由來、傳說以及那些有趣的習俗和禁忌~
【七夕的由來與傳說】
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慶祝的七夕,又稱「牛郎織女節」、「星節」、「七姐誕」或「乞巧節」,這個節日源於牛郎和織女的傳說:在《詩經.小雅》的〈大東〉和《古詩十九首》中的詩句「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」記載,織女是天上的仙女、擅長織布,而牛郎則是人間的牧牛人,牛郎和織女彼此深愛,但因天帝的阻隔只能在每年七月初七透過喜鵲搭建的鵲橋相會,人們在每年的七夕會仰望夜空、尋找牛郎星和織女星,希望能見證他們的相會。
隨著時代的演進,七夕情人節不僅在中國流傳,也傳播至其他亞洲國家,逐漸成為現代社會表達愛意和慶祝愛情的機會。早在漢朝時期,古書中就記載著牛郎和織女的故事,例如西漢的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中「七夕為鵲鳥填河成橋,渡織女」,以及東漢的應邵《風俗通》:「織女七夕當渡河,使鵲為橋」,都有提到喜鵲飛到天河填河成橋,讓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。
傳說在七夕之夜下起雨,那是織女在紡線,而雨水則是她的淚水。在那天的晚上,人們會仰望星空,尋找織女星和牛郎星的相聚,如果你真的有看到兩顆星星在天空中靠近,也許那真的就是牛郎織女的相聚!
.
【七夕的意義】
其實七夕原本並不是情人節,而是古代女子祈求巧藝和智慧的日子。過去七夕被大家稱為「乞巧節」,織女的工作是編織天上的雲彩和神仙的衣服,古代女子希望自己眼明手巧,因此會在這一天祭拜織女,祈求能有一雙好手藝、以便在織布等手藝上有所精進,這個儀式被稱為「乞巧」,也是七夕節的重要習俗之一;另外也有一說是因為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,也讓七夕有了「女兒節」的色彩。
.
【七夕的習俗】
七夕節有許多有趣的習俗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:
拜七娘媽
相傳牛郎和織女被迫分開,無法一起養育孩子後,織女的姐姐們就偷偷地幫忙照顧他們的孩子,後來人們就把她們稱為「七娘媽」,也被視為孩子的守護神。許多人會在七夕這天祭拜七娘媽、感謝她的保佑,尤其是家中有小孩的家庭,人們表達對七星娘娘庇佑的信仰,並祈求愛情幸福、家庭和諧以及子女健康成長。
做十六歲
這個習俗較常見於臺灣南部地區,早期閩南人傳統的成年禮活動。早期臺灣社會認定16歲為成年,因此當家中的孩子平安長大到16歲時,那年的七夕便會在家裡特別擺設神案祭祀,以感謝七娘媽過去幾年來的保佑,也就是俗稱的「做十六歲」。
懸針乞巧
在七夕當天中午,人們會將一盆水曝曬在陽光下,當空氣中的微塵在水面上形成一層薄膜時,把針線放在水面上,如果針線不沉,被視為有巧手;若沉了,則代表巧手的願望沒有被允許。也有一說是針在浮起的過程中,會隨機形成各種形狀的倒影,如果有出現花、小動物等好看的圖案,就代表有成功向織女「乞巧」。
吃巧果
油炸的「巧果」是一種傳統的小甜點,通常用麵粉、白糖和芝麻製成,常會做成圓形,並在上面壓上各種可愛的圖案,有著七曲八彎的可愛形狀,被用來形容「七巧」,古代人們會用七巧來祭拜織女,祈求牛郎織女可以早日相會。
拜魁星
農曆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爺的生日。魁星爺是科舉之神,掌管讀書和考試的神,學生們會在這天祭拜他,祈求考運亨通、保佑讀書人能有順利達到目標。祭拜魁星時需要準備的祭品跟祭拜文昌帝君時相似,基本的包(包)、糕(高)、粽(中)可以拜,與俗語「甘來結」有關的四種水果:橘子、梨子、金桔、蘋果也都可以拜。
.
【七夕的禁忌】
七夕節也有一些禁忌,以下是幾個需要注意的事項:
不宜結婚
雖然七夕是一個浪漫的日子,但傳統上認為這天結婚不吉利,因為牛郎和織女雖然相會,但終究要分開。秦朝古籍日書有云「七夕娶妻忌日」,這天是牛郎織女相會鵲橋的日子,雖然很讓人感動,但是短暫的溫情之後就是無窮的悲劇,七夕過後,二人就再次分開了。如果七夕這天結婚娶妻,傳說中不出三年,感情就會生變甚至離異。且農曆七月是俗稱的「鬼月」,在七夕情人節結婚登記,按習俗來說屬於不吉利。
不可穿破衣、破褲
這天穿破衣破褲會被認為對感情不利,因為織女的工作是織布,如果在七夕這天穿破衣破褲,容易讓感情產生裂痕。
不可行房
七夕這天是道教的祭祀日之一,應該齋戒、誦經懺悔,因此不宜行房。清朝《急救廣生集》有云「是月初七日,切戒色慾,勿想惡事。十五日犯色慾,損壽」,宋朝《楊公忌》也說「是月初七為道德臘,十五日為中元,二日戒夫婦入房」,意指七夕、中元節,古人都不建議跟情人共度浪漫夜晚。以道教來說,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這天是道教五大祭祀日之一,叫做「道德臘」,「臘」就是祭祀的意思,要祭祀祖先和眾神,照道經的說法,在這一天必須齋戒、誦經懺悔、超度亡者,所以不宜行房。
不可手指月亮
這天更不能手指月亮,因為會讓感情生變。
不穿大紅
農曆七月是俗稱的「鬼月」,穿紅色被認為不吉利。紅色有喜慶的意涵,但在農曆七月時,紅色也帶有血光的意思,因此建議民眾在農曆七月少穿紅色,尤其全身大紅色。
不到墳場
情侶為了不受人干擾,有時會到墳場附近約會、親熱,但這樣容易招來好兄弟忌妒而卡到陰磁場、引起身體病痛,甚至導致分手。
.
【拜月老5禁忌】
在七夕這天,若是想跟著節日的氛圍,到廟裡向月老祈求好姻緣的話,有幾個流傳下來的民俗禁忌,在祭拜時要特別注意喔!
祭拜時的穿著:應該要乾淨、整齊,不要穿的過於清涼,也不要戴帽子、口罩、墨鏡等會遮住臉部的配件,不然月老可能會看不清臉,不小心牽錯紅線!
拿香祭拜後:拜完不要用嘴吹滅,可以改用手揮熄。
不要帶傘入廟內:因為傘跟「散」同音,對於姻緣可能有散開、散掉的影響。
結緣茶不要吹涼:如果要喝廟宇提供的結緣茶,不要用嘴吹涼,以免吹走緣分。
紅線要這樣求:要得到神明答應才取走、一次求一條就好,這樣月老才能認準人,也能避免招惹爛桃花、遇到感情糾紛。
.
七夕節不僅僅是一個表達愛意的日子,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習俗,了解這些傳統,可以讓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更好地體驗七夕的浪漫與意義。希望大家在這個七夕,無論是和心愛的人共度、還是單獨享受,都能感受到這個傳統節日帶來的美好與溫暖!祝大家七夕快樂!

Happy Father’s Day
嘿,大家!每年到了父親節,你是不是也在煩惱該怎麼慶祝呢?但你知道父親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嗎?可別讓這一天變成只是在應付哦!父親節其實是個大好機會讓我們來感謝那個辛苦養育我們的男人——爸爸!
.
台灣的父親節:八八節
在台灣,我們的父親節定在每年的8月8日,也被稱為「八八節」,聽起來是不是超有意思?「八八」的發音就像「爸爸」!其實這個節日有著特別的歷史背景呢。1945年8月8日仍處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,上海的一些愛國人士深覺父親節的意義重要,為了紀念那些在戰場上英勇犧牲的父親們而發起了這個節日,聯名陳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,准予規定每年8月8日為父親節,通令全國遵行。抗戰勝利後,這個節日就成為了全國的慶祝活動。會訂於八月八日是因為「八八」和爸爸音韻相近,從字形上將「八八」二字連綴後正如一個「父」字,因此「八八節」等於「爸爸節」既有意義又好記,簡直完美!果然,諧音梗都是刻劃在DNA裡面的本能。
.
國際父親節的起源
國際上的父親節故事其實起源於1910年的美國華盛頓州。杜德夫人在她十三歲時失去了母親,爸爸史馬特先生(William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