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原嬰兒古禮

處暑習俗

處暑:告別酷暑,迎接秋天的腳步

處暑(ㄔㄨˇ ㄕㄨˇ)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,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。今年的處暑將在2024年8月22日到來,意味著炎熱的酷暑即將結束、秋天的涼意逐漸顯現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「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」因此,處暑也被稱為「出暑」,表示暑氣終止的意思。

處暑的意義

處暑到來後,陽氣開始減弱、陰氣增長,自然界的萬物也隨之變化;氣溫逐漸下降,白天熱、早晚涼,晝夜溫差大、空氣濕度降低;這段時間的氣候特點是「熱燥」,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別注意養生,以適應這一季節的變化。

處暑的飲食

在處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注重滋陰潤肺,幫助身體適應從暑熱到秋涼的轉變。多喝水、多吃潤燥生津的食物,如粥湯、生梨和老鴨薑湯等;福州人有在處暑吃「龍眼配稀飯」的習俗,因為龍眼有滋補養氣的作用;一些地區則喜歡喝酸梅湯或藥茶,因為秋燥可以通過「吃苦」來清熱退火,滋養肺部。

此外,處暑也是吃鴨的好時節,鴨肉不溫不熱,有清熱去火的效果,是潤燥清補的首選食材。常見的涼性食物如冬瓜、百合、白蘿蔔、蓮子、芹菜、梨子、甘蔗等,都是這個時節的佳選;處暑的飲食應「少辛多酸」,避免辛辣、油膩的食物,以防傷及肺氣。

處暑的養生

處暑時節的暑熱漸退,天氣早晚溫差大、容易感冒,家裡的冷氣溫度不宜太低,進出室內外要注意調節,以防忽冷忽熱引發感冒;日常可以多吃山藥、紅豆、薏仁等健脾利濕的食物,並且加強運動、促進新陳代謝,晚上要記得給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,以防寒氣侵入。

.

處暑的習俗

迎秋:處暑前後正值七月半,民間會有放水燈等祭祀活動,悼念逝者,祈求平安,也慶賀豐收,酬謝大地的饋贈。此時物候變化大,暑氣止,雲捲雲舒,秋意漸濃,是出遊迎秋的好時機。

開漁節:處暑也是漁業捕撈的旺季,沿海地區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,歡送漁船出海,感恩自然的饋贈。浙江沿海的「開漁節」尤為熱鬧,漁民們在經歷了夏季的休漁後,即將迎來豐收的季節。

.

處暑的禁忌

處暑天氣依然炎熱,以下三件事不宜做:

避免吃寒涼食物:以防腸胃受刺激,引發腹瀉等不適。
避免劇烈運動:應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,以適應環境變化。
避免熬夜:早睡早起,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,增強免疫力。

此外,處暑期間最好避免在河邊、海邊戲水,以防發生危險。

.

處暑是告別酷暑、迎接秋天的節氣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清淡,養生保健,適應氣候變化。通過了解和遵循處暑的習俗與禁忌,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度過這個季節,迎接涼爽的秋天。希望大家在這個處暑節氣裡,保持健康,享受秋天的美好時光!